西贝“预制菜”风波72小时:日营业额蒸发百万,贾国龙硬刚到底,罗永浩主动“休战”
西贝经历了最艰难的72小时,餐饮行业也经历了充满争议的72小时。9月10日下午,罗永浩吐槽西贝“几乎全是预制菜,还那么贵”,短短几十个字击中了消费者的敏感神经。15分钟后,该则微博热度飙涨,舆论从“是不是预制菜”迅速扩散到“贵不贵、值不值”。据时代周报记者统计,截至发稿时,罗永浩共发布72条与西贝相关的微博。三天时间,一家餐饮企业被推到舆论中心。9月11日晚上,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第一次站到聚光灯下,连用三个“一定”表明起诉罗永浩的决心。此后,罗永浩抛出十万元悬赏,并在直播间里持续质疑西贝,称其“没有预制菜是100%撒谎”。舆论的火力很快传导到线下。贾国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:9月10日和11日,西贝所有门店的日营业额各减少100万元,西贝遇到成立以来“最大的外部危机”;9月12日晚,西贝召开覆盖1.8万员工的“作战大会”,鼓舞士气、稳住顾客。危机第一次落在账簿上,也让同行们看到,当舆论持续发酵,任何头部餐饮品牌都难以幸免。双方攻守之间,行业大佬与头部品牌集体发声。巴奴、吉祥馄饨、朱光玉火锅等企业高管连夜力挺西贝;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的表态和删除更是掀起新的话题。风波已经从西贝本身,蔓延至整个行业:什么是预制菜?要不要标注?透明的边界在哪里?9月13日下午,国家卫健委主导的《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》草案传来最新进展:通过专家审查,即将公开征求意见。罗永浩第一时间转发:“太好了,万众期待!”。当晚,罗永浩宣布:“西贝的事情可以告一段落”。与此同时,老乡鸡置顶“预制菜标识声明”,多家餐饮品牌开起后厨直播。从一条微博到一纸草案,风波最终影响的,不只是西贝一家企业的输赢,而是整个餐饮业的风向。透明、标注、公开,正在成为新的游戏规则。图源:西贝微博0-12小时:罗永浩拍桌,一条微博掀起千层浪9月10日下午16点55分,罗永浩在微博写道:“好久没吃西贝了,今天下飞机跟同事吃了一顿,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,还那么贵,实在是太恶心了。”他还提出希望国家尽早推动立法,要求饭馆明确标注是否使用预制菜。当天下午五点左右,贾国龙接到同事电话,得知了这场风波。此刻公司尚未对外发声,这是贾国龙第一次明确知道这条微博引起了公众注意。当晚,事件热度持续攀升。网友在微博、微信朋友圈里转发罗永浩的吐槽。有人贴出点菜票,有人讨论“莜面有没有手工现搓”等问题。话题逐渐延伸,预制菜不再是唯一的争议点,“透明”“诚信